政見21.台灣經濟產業政策。
-
台灣年青人22K低薪現象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除?
-
在本總統參選人當選後,即可在國家總預算10/100的規模,去推廣製造業、農業的科技創意研發品牌的建立,擴大差異化,增加提高技術含量的工業升級工作,亦立即使台灣可以提昇擁有日本國的掌握關鍵技術,即可讓台灣始終保持經濟上的優勢。
-
在本參選人得獲當選總統後即會推動台灣工會的可以壯大、有力的修法運動,亦即懇託太陽花學運新興的社會民主黨召集人范雲女士共同推動改造修正「勞動基準法」、「工會法」的消極保障的台灣工會法,亦即工會法應明定「凡勞工參與廠場或事業單位的工作者應加入工會」「如未加入工會者,即不得給予工作」,「雇主違反前述規定給予工作即可移送法院、處刑罰之罪」。
-
如此台灣的工會可以壯大,就可以以罷工權與集體談判權,和台灣國民黨財團資本家政府抗衡。長期台灣年青人22K低薪現象,方有提昇之機會。因為工人薪資長與資本家財團企業盈餘成長。
-
在國民黨李登輝先生、民進黨陳水扁先生、國民黨馬英九先生,積20年執政下的台灣,當年台灣與南韓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台灣走的是代工,南韓走自主路線技術。就這樣決定了可以有成長的空間遠大於台灣。台灣領導者的短視、無能,是今天台灣年青人長期底薪22K的命運的主要原因。
-
日本近20年來產業外移的程度不亞於台灣,但日本國因懷有關鍵性技術的研發在身,日本國年青人始終並無發生年青人22K長期低薪的現象。由於日本國財團資本家,日本政府始終沒有引進類似台灣50萬外勞的低工資的優惠保護政策,因此日本財團資本家必須辛苦地很努力地去開發產業,建立品牌,擴大差異化,和提高技術含量。因此日本財團資本家可以吸收勞動成本的上升。亦因此,日本國產業雖有外移,但並發生了日本年青人有22K低薪現象。
-
關於台灣青年人22K長期低薪現象之所以存在的現象,始終無法解除,到底原因何在、癥結何在。在朱雲溪先生所著「高思在」一書中,有精準的說明。書中提及「南韓與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同,低薪資現象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有關,台灣出口企業選擇以代工生產方式,搶食餅屑般的微利自然,只能不斷追求生產效率提昇和壓低成本。這與南韓產業重視研發,建立品牌擴大差異化,和提高技術含量的策略不同。所以他們(南韓)可以吸收勞動成本的上升」,又提及「台灣資本家在勞資博弈的過程中是永遠的贏家,首先他們(即指台灣資本家)普遍不需要面對強大的工會,原來具有集體談判實力的少數工會組織,在國營事業大量民勞化後,早已土崩瓦解」。又提及「……南韓工會可以運用罷工與集體談判機制迫使這些龍頭企業不得不讓薪資成長與企業盈餘成長掛鉤,這些龍頭集團企業帶頭調薪,引導了其他大型企業與政府部門跟進,然後這種指標效應一波波的向其他經濟部門擴散,最終帶動南韓整體薪資水準的持續成長。」又提及「在此之前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仍將由企業老闆、大股東、高階經理人與土地資產擁有者分食……。」又提及「……政府稅收主要靠薪資階層(即勞工和薪水階級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實際上,目前台灣半導體走代工的路線,始終不見有轉變之可能。在此情況下,台灣年青人22k的長期低薪現象是無解的。也因此,目前韓國工資已超過台灣工資2.6倍之多。20年前,韓國年青人的起薪與台灣大致相當。20年後,韓國的工資是台灣的2.6倍。台灣仍在原地踏步仍是22,000元。
-
目前台灣半導體走代工路線,始終不見有轉變之可能,而台灣「產業代工」將被新興後進國家所奪走,而斷送台灣的未來,這個變化,台灣的政商財團的領導人(民進黨蔡英文女士、國民黨蔡秀柱女士)會不明白嗎?問題是,台灣政黨輪替已經有兩回了,為何沒有一個執政黨,不論國民黨、民進黨願意出來改革此一代工路線呢?問題在台灣財團資本家會收買立法委員和政務官、部長,去鞏固先前取得的既得利益。目前,民進黨雖然已是在野,但在先前的政黨輪替的過程中,他們亦彼此雨露均霑地得過好處,而難分彼此。國民黨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竟然涉嫌去為反對黨、民進黨、立法院黨鞭柯建銘,司法關說,這種違法濫權的醜事。在國際上是未曾發生過的。這不就證明,國民黨、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在共同分配各種不能明說的不當得利嗎?在彼此狼狽為奸下,產業升級的工作就被犧牲掉了。
-
至於農業的科技創業研發品牌的建立,擴大差異化,增加提高技術含量的農業升級工作。在陳文恆先生「原生創新決定台灣的產業高度」一文中(見聯合報2015.4.29,A15)提到「眾所週知荷蘭的成功即是透過民間自發的集約經營,在自動化與規模化的基礎上運用密集的資本、技術和投資,以精準的市場概念,不斷研發各色種培育的原創專利。成功地將零散式的園藝農業,行銷成為一個全球化的高附加價值產業。……這個面積比台灣大不了5000平方公里,天然條件也不特別優越的低地國家 ,其花卉產業的年均產值卻比台灣硬生生多了數十倍有餘。」製造業及農業在國家總預算中撥出了10/100去推展,全力地推展,創意研發去品牌的建立,擴大差異化,增加提高技術含量的升級工作,亦即在台灣,可以擁有製造業農業掌握關鍵技術,如日本國、荷蘭國一般,則台灣青年,長期低薪22K的現象,即自然可以消失,而不再存在。
-
每年5月中央政府總預算近9成約1兆7000億的行政院。
-
可撥出1700億元去提昇製造業、農業的升級工作的經費。
-